据医学文献,每个人身上都有5-10个缺陷基因,一旦父母双方拥有相同的缺陷基因,就有可能生下患有罕见病的宝宝。虽然这种概率只有万分之一,甚至更低,但对遇到的家庭来说,就是百分之百。
据专家估计,我国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,80%的罕见病与遗传基因有关,约50%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发病,30%的罕见病儿童寿命不超过15岁,目前只有不足5%的罕见病有治疗方案。
父女携手抗击病魔
直到在病友群中,看到法布雷病的治疗信息,才看到了希望。在北京举办的法布雷病友交流会上,我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病友,还接受了知名专家教授的义诊。我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,并且带着女儿一起参加活动,正确面对疾病。也希望病友们可以通过医患交流和科普宣传,早发现、早治疗、早预防,以免延误病情以及遗传下一代。
—小军
生活即使给你一地鸡毛
我也要把它捆成漂亮的鸡毛掸子
小树一岁生日是在医院度过的,不仅肺炎高烧,还出现了呕吐腹泻,肢体能力严重减退(坐不稳,抓不住),甚至咬自己的口腔内粘膜和手指。最终,确诊为罕见病-自毁容貌综合征(LNS)。
该病全部发生于男孩,女性可作为基因携带者而无症状。患儿在出生时完全正常,大多从3~4个月时发现发育停滞,反复呕吐,全身肌张力低下。自伤行为大概从2~3岁时出现,先是咬破唇、舌,以后可发展到不可克制地咬伤手指、咬人、毁坏衣物等行为。于是,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四处寻找资料,包括海外的,可最终还是只能回到原点。
他的童年将只能束缚在轮椅或床上度过,无法与小伙伴玩耍。这不只是对孩子的伤害,对我们家长也是一种心理创伤。他不能言语,但他和我们在一起时总是笑容多于哭泣;他不能行动,但我们推他一起奔跑时他也总是配合着挥动双手。
后来,我们参加了CORD组织的医患交流会,认识了同样的家庭。相关的医学专家和我们分享一些减缓病情发展的措施,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鼓励和希望。现在的医疗水平虽尚不能治愈孩子的疾病,但我们愿意陪伴孩子成长,只为孩子能好好活下去。
—袁腾
面对疾病,他们和我们一样,会惧怕,会担忧,会疲惫。他们是那些不被看到的人,他们是父母也是孩子,是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。
每一个独立的罕见病患者都象征着分子的“1”,分子下面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你、健康的你、有爱心的你,共同组成了分母。
2020年2月29日,是国际罕见病日。作为国际罕见病日中国区的推广伙伴,我们呼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,为罕见病患者贡献出一份属于您自己的力量。
而是被我们所有人支撑的“分子”
看见罕见 让罕见病不罕见!